漢武麾下李陵力戰匈奴之可信度
時間:2021/04/17 18:35 | 分類:漢朝歷史以下文字資料是由(歷史新知網www.ezyskips.com)小編為大家搜集整理后發布的內容,讓我們趕快一起來看一下吧!
李陵率領五千步兵力戰匈奴八萬大軍
這不可能吧人數就差了一大截
況且匈奴人向來都驍勇善戰
占盡優勢的匈奴竟然還惡戰數日才讓李陵歸降
是不是司馬遷可憐李陵才故意瞎掰的吧?
李陵字少卿,李廣是他的爺爺,天漢二年(BC99),漢武帝派貳師將軍李廣利出兵攻擊匈奴,漢武帝的意思本來是要李陵負責兵糧調度,但李陵自動請纓上陣,他說:「臣愿以少擊眾,步兵五千人涉單于庭」(漢書.李陵傳),漢武帝「壯而許之」,還派路博德半路接應,李陵出發三十余天后深感一切順利,還派屬下陳步樂向劉徹報告,可是世事變動無常,福兮禍之所倚,也正是禍兮福所倚,李陵在?;接龅絾斡诖筌?,據說有三萬人(古時計算人數不可能精準,所以只能說個大概),三萬對五千,六比一,也就是說六個匈奴兵打一個漢朝兵,對李陵來說,這是何等硬仗!李陵軍和單于大軍戰斗,打了幾天幾夜,從山上打到山下、山下打到山谷、再從谷外打進谷內,不料劉徹派定的接應軍路博德不屑當李陵后應,根本不想理他,再加上部下管敢投降敵方,把虛實通通說了出來,李陵在天時地利人和全失的情況下,只能苦戰再苦戰,終于就在一場大戰之后,李陵力戰而屈-他投降了。
事情傳到劉徹那里,劉徹怒不可遏,把陳步樂大 ... 了一頓,陳步樂 ... (李陵曾派屬下陳步樂向劉徹報告)。同時,「御床」之下的一片群臣也聲氣相求(那時還沒有「龍椅」,于是乎有所謂「盆子乃下床解璽綬」「命導(王導)升御床共坐」的史實,前一可見「后漢書.劉盆子傳」,后可見「晉書.王導傳」--注),朝廷之上到處都是指責批評,劉徹問大臣李陵該當何罪、是不是罪大惡及,問到司馬遷,不料司馬遷說了這樣的話:
陵事親孝,與士信,常奮不顧身以徇國家之急,其素所畜積也,有國士之風。今舉事一不幸,全軀保妻子之臣隨而媒蘗其短,誠可痛也!且陵提步卒不滿五千,深蹂戎馬之地,抑數萬之師,虜救死扶傷不暇,悉舉引弓之民共攻圍之,轉展千里,矢盡道窮,士張空弮,冒白刃,北首爭死敵,得人之死力,雖古名將不過也。身雖陷敗,然其所摧敗亦足暴于天下。彼之不死,直欲得當以報漢也。(資治通鑒「世宗孝武皇帝下之上」.二年)
這就說到李陵「非戰之罪」的重點了,劉徹一聽,生氣、生氣、生氣極了!于是「以遷為誣罔,欲沮貳師,為陵游說,下遷腐刑?!梗ㄋ抉R遷至此成為一個「不正?!沟哪腥肆耍。?/p>
問題就出在這里,很多人說司馬遷是先被判 ... 、然后再改為腐刑,新華社2001年5月10日有一篇「陜西韓城市兩座司馬遷祠的由來」的文章,就說司馬遷「先判 ... ,后改判宮刑( ... )」;又如李敖在「中國性研究」一書里說司馬遷「因而觸怒了漢武帝,被判 ... 」(中國性研究.P56),事實上并不是如此,不管是「史記」、「漢書」還是「資治通鑒」的記載,都沒有提到劉徹判 ... 的說法,相反的劉徹一開始就決定宮刑-「下遷腐刑」,「西京雜記」亦載:
后坐舉李陵,陵降匈奴,下遷蠶室……